
1. 長坂坡之戰發生在東漢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,是劉備與曹操之間的一場重要戰役。當時,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,劉表病逝,其子劉琮不戰而降。劉備被迫率部及十余萬百姓向江陵撤退。由于行動遲緩,曹軍精銳虎豹騎在當陽長坂坡追上劉備軍,雙方展開激戰。劉備軍隊倉促應戰,很快潰敗,劉備僅率數十騎突圍,妻兒失散,百姓與輜重盡失。
2. 在《三國演義》中,長坂坡之戰被濃墨重彩地描繪,尤其突出了趙云的英勇。趙云單槍匹馬殺回重圍,七進七出,如入無人之境,先后救出甘夫人、糜竺等人,最終在亂軍中找到幼主劉禪。懷抱劉禪的趙云一路血戰,斬殺曹軍數十員戰將,奪得青釭劍,成功突圍,將劉禪安全送回劉備身邊。這一情節被后世稱為“趙子龍單騎救主”,成為三國故事中最為人熟知的傳奇。
3. 與此同時,張飛在長坂橋上據水斷橋,為劉備爭取逃脫時間。他怒目橫矛,大喝:“吾乃燕人張翼德也,誰敢與我決一死戰!”曹軍無人敢上前。隨后,張飛又喝道:“身是張益德也,可來共決死!”曹軍震懾,暫時停止追擊。張飛隨后拆橋,從容撤退。這一橋段展現了張飛的勇猛與智謀,也為劉備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。
4. 盡管劉備軍在長坂坡之戰中損失慘重,但趙云和張飛的英勇表現極大鼓舞了士氣。戰后,劉備率殘部與劉琦會合,隨后聯合孫權在赤壁大敗曹操,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。長坂坡之戰不僅是劉備集團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,更塑造了趙云、張飛等英雄形象,成為后世廣為傳頌的經典故事。






